失题
初疑广寒修月手,酿此欲作长春酒。
又疑青女未归家,抟香弄粉为此花。
要知风韵太超绝,清影亭亭半遮月。
微风不动香更繁,沈水未灰金博山。
我来已落春去后,尚觉有香栖鼻端。
年年欲占馀春住,早开却被嫣红妒。
从今着意问春工,借与姮娥奔月路。
又疑青女未归家,抟香弄粉为此花。
要知风韵太超绝,清影亭亭半遮月。
微风不动香更繁,沈水未灰金博山。
我来已落春去后,尚觉有香栖鼻端。
年年欲占馀春住,早开却被嫣红妒。
从今着意问春工,借与姮娥奔月路。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和对永恒之美的追求。
诗的开头,诗人怀疑是广寒宫中的仙女在酿造美酒,或是青女(神话中的霜雪之神)未归家时,用香粉和花瓣制作了这朵花。这里通过神话的想象,展现了花朵的美丽和神秘,仿佛它并非凡间之物,而是来自天上的仙境。
接着,诗人形容这朵花的风韵超绝,它的清影亭亭玉立,半遮住了月亮。微风不动,花香却更加浓郁,仿佛沉水未燃,香气四溢。这里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花的美丽和香气的持久。
然而,诗人到来时,春天已经过去,花也已经凋落,但香气依然留在鼻端,仿佛花的美丽并未完全消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美的永恒性,即使花朵凋零,它的香气依然留存。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年年都希望能留住春天的余韵,但早开的花却被嫣红(指其他花朵)所妒忌。因此,诗人决定向春工(掌管春天的神)请教,借一条通往月宫的路,与嫦娥一起奔向月亮。这里象征着诗人对永恒之美的追求,他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摆脱时间的束缚,永远留住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一朵花的美丽和凋零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诗人的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