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今日良宴会

芳条茂青陆,名彦盛东都。
相逢巩洛畔,列坐高李徒。
玉盘进华食,朱瑟扬妙歈。
罗衣舞春烟,欲进娇含曥。
主人前致语,努力为欢娱。
良遇不得再,荣名难有馀。
请君视皎月,倏忽翔金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热闹又略带感伤的贵族宴会,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传递了及时行乐的人生感悟。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宴会盛况(前八句):开篇用"芳条茂青陆"的春日景象烘托气氛,随后描写洛阳才子们相聚的场面。诗中用"玉盘""朱瑟""罗衣"等华美器物,配合"扬妙歈""舞春烟"的动态描写,让人仿佛看到歌舞升平的宴会场景。"娇含曥"三字尤其精妙,把舞女欲进还羞的娇态写得活灵活现。

2. 主人劝酒(中间四句):主人登场劝客尽欢,说出全诗主旨——这样美好的聚会难得再有,功名利禄终有尽头。这里突然转入哲理,为热闹的宴会蒙上一层淡淡的忧愁。

3. 时光感叹(最后两句):用"皎月"和"金乌(太阳)"的快速交替,形象地表达光阴易逝。就像我们现代人拍照时说"快拍,光线要变了",古人用日月轮转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画面感极强:从景物到人物,从静态摆设到动态歌舞,像电影镜头般层层推进
- 情感转折自然:从开始的欢快到后来的感慨,道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永恒主题
- 比喻生动:用日月飞驰比喻时光,比直接说"时间过得快"更有诗意

这种在欢乐中感悟人生短暂的写法,与后来《红楼梦》里"鲜花着锦"的宴会描写异曲同工,都体现了中国文学中"乐极生悲"的独特美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