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七首 其一

昭代仁声浃九夷,野无矛戟有镃基。
谁言潢海操兵寡,却产宫庭制礼时。
广路駪駪周四牡,阴风肃肃汉灵旗。
吊民伐罪元戎事,旴食宵衣上圣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太平盛世景象,同时暗含对统治者勤政爱民的赞美。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前两句"昭代仁声浃九夷,野无矛戟有镃基"用对比手法展现盛世图景:仁德的名声传遍四方(九夷代指边疆),田间看不到武器(矛戟),只有农具(镃基),暗示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中间四句通过两组对照深化主题:先用"谁言...却产..."的转折句式,表面说边远地区(潢海)兵力薄弱,实则引出宫廷正在制定礼法,强调文治的重要性。再用"广路駪駪"(车马往来频繁)与"阴风肃肃"(庄严肃穆)的动静对比,展现国家政令畅通、法度严明的气象。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将领(元戎)的本分是替天行道(吊民伐罪),而圣明的君主(上圣)则废寝忘食(旴食宵衣)地操劳国事。这里用"吊民伐罪"与"旴食宵衣"两个典故,既赞扬了武将保家卫国的功绩,更突出了君主勤政为民的形象。

全诗通过太平景象与治国细节的铺陈,最终落脚于对明君贤臣治国之道的歌颂。诗中"镃基""四牡""灵旗"等意象生动具体,让抽象的政治理想变得可感可知,是典型的盛世颂诗写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