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苏诗一编偶展读之有云龙钟三十九劳生已强半岁暮日斜时还为昔人叹公倅馀杭日作盖取白乐天语兴感也此公尚为摇落语吾辈宁无穷途之恸因成一章兼示舍弟虽然公兄弟名位穹显晚节各天而吾以早废弃故相守田亩间差为优耳他
偶诵苏公诗,龙钟三十九。
身犹一方佐,名满天下口。
伊余射策年,与公颇先后。
虽忝大夫列,六载归南亩。
人间失意事,所历无不有。
多岐梦犹惴,百炼心欲朽。
雌黄堕齿颊,雄白空知守。
西风傲短褐,居然成野叟。
流年蠹书卷,残日渔杯酒。
用禅文寂寞,塞兑防秽呕。
斋前种白杨,萧瑟鸣虚牖。
顾谓吾季方,吾言汝知否。
今古伯仲名,无出苏公右。
风云壮接翼,天地老分手。
踯躅瘴海间,能无叹不偶。
万事吾敢如,一得颇无负。
蓼莪固永废,棠棣幸终友。
去去入吴山,相携共白首。
身犹一方佐,名满天下口。
伊余射策年,与公颇先后。
虽忝大夫列,六载归南亩。
人间失意事,所历无不有。
多岐梦犹惴,百炼心欲朽。
雌黄堕齿颊,雄白空知守。
西风傲短褐,居然成野叟。
流年蠹书卷,残日渔杯酒。
用禅文寂寞,塞兑防秽呕。
斋前种白杨,萧瑟鸣虚牖。
顾谓吾季方,吾言汝知否。
今古伯仲名,无出苏公右。
风云壮接翼,天地老分手。
踯躅瘴海间,能无叹不偶。
万事吾敢如,一得颇无负。
蓼莪固永废,棠棣幸终友。
去去入吴山,相携共白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古代文人在读苏轼的诗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他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慨,读来特别有共鸣。
诗人读到苏轼39岁时写的诗,发现大文豪苏轼在那个年纪也感叹自己衰老。诗人联想到自己:他和苏轼一样都是中年人了,虽然当过官但早已回乡种地,经历过各种人生失意。现在穿着粗布衣服像个老农,整天看书喝酒消磨时光,还学着参禅静心。他在屋前种的白杨树被风吹得沙沙响,更添寂寞。
诗人对弟弟说:苏轼兄弟虽然名满天下,但晚年天各一方;我们虽然没出息,但能一起在乡下相伴到老,这反而是福气。最后他决定和弟弟一起去江南隐居,白头偕老。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特别真实 - 诗人不掩饰自己的落魄,坦然说"我就是个乡下老头"
2. 善于对比 - 用苏轼的显赫反衬自己的平凡,但得出"平凡更幸福"的结论
3. 兄弟情深 - 虽然人生失意,但有亲人相伴就满足
4. 生活气息浓 - 种树、喝酒、听风声这些日常细节让诗更动人
它告诉我们:人生不必追求轰轰烈烈,平凡相伴也是难得的幸福。这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