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佛阁 由剑池循石磴上至平远堂侧觅径复折而下至小武当有奇石纵横林立伫眺久之
岭欹栈仄,循壁俯瞰,潭子深黑。
风起涛涌,此身几被,包山老龙得。
古苔绣蚀。
腾掷直上,霜磴如拭。
高处奇绝。
旷望邓尉,支硎翠螺滴。
暂息塔铃侧,又蹈虚空临不测。
藓滑境危,盘盘深曷极。
见老树槎牙,三两离立。
雨淋风裂。
似猱狖须髯,作烂铜色。
忽颓唐、化为奇石。
风起涛涌,此身几被,包山老龙得。
古苔绣蚀。
腾掷直上,霜磴如拭。
高处奇绝。
旷望邓尉,支硎翠螺滴。
暂息塔铃侧,又蹈虚空临不测。
藓滑境危,盘盘深曷极。
见老树槎牙,三两离立。
雨淋风裂。
似猱狖须髯,作烂铜色。
忽颓唐、化为奇石。
现代解析
这首词像一部惊险的探险电影,记录作者在苏州虎丘的冒险之旅。全词分三个刺激的章节:
第一章是"深渊历险":开篇就像恐怖片场景,走在倾斜的山路和窄木桥上,趴在石壁往下看,黑潭深不见底。突然狂风掀起浪涛,作者差点被传说中的潭底老龙拖走,吓得汗毛倒竖。
第二章是"绝境攀登":作者抓着长满青苔的湿滑石壁,像攀岩运动员般往上冲。到达山顶后,眼前豁然开朗,能望见远处的邓尉山和支硎山,像打翻的翡翠颜料盘,绿得晃眼。
第三章是"奇幻森林":在古塔边休息时,又闯进危险地带。苔藓滑得像溜冰场,老树张牙舞爪像妖怪。最神奇的是那些古铜色怪石,看着看着突然产生幻觉——好像看见猿猴的胡须变成了生锈的铜块,一眨眼又凝固成奇形怪状的石头。
这首词妙在把爬山写得像奇幻冒险,用"差点被龙抓走""石头会变身"这种超现实想象,让普通登山变成惊心动魄的魔幻旅程。那些夸张的比喻和动词("腾掷""槎牙"),就像用文字玩跑酷,读起来特别带劲。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