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张中丞肖甫
家住铜梁巴蜀间,风尘不倦老容颜。
海内胜游无定辙,满囊行纪汉河山。
山青水碧秋更好,建业东连阊门道。
龙虎高城驻夕阳,麋鹿荒台没秋草。
共谁吊古扩怀抱,夹岸丹枫零落早。
未满商家傅说心,春来细雨泽枯槁。
槁木开花造物功,三农完税歌年丰。
犹恐苍生岁暮穷,繁霜两地忧思同,感时草际乱鸣虫。
不信试看江上月,老夫极目送征鸿,又起萧萧西北风。
海内胜游无定辙,满囊行纪汉河山。
山青水碧秋更好,建业东连阊门道。
龙虎高城驻夕阳,麋鹿荒台没秋草。
共谁吊古扩怀抱,夹岸丹枫零落早。
未满商家傅说心,春来细雨泽枯槁。
槁木开花造物功,三农完税歌年丰。
犹恐苍生岁暮穷,繁霜两地忧思同,感时草际乱鸣虫。
不信试看江上月,老夫极目送征鸿,又起萧萧西北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历四方、心系天下的老者的形象,同时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开头几句写这位老者(张中丞肖甫)的家乡在巴蜀一带,虽然常年奔波在外,容颜渐老,但他依然精神矍铄。他游历天下,足迹遍布山河,行囊里装满了对各地风光的记忆。
中间部分描绘了建业(今南京)一带的秋日美景:青山碧水,夕阳下的城墙,荒废的古台,还有早早飘落的红枫。这些景色既壮丽又带着一丝苍凉,引发了对历史的追思。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到春雨滋润了干枯的草木,农民们丰收后交完税,本该高兴,但诗人却担心百姓到了年底还是会陷入贫困。这种忧思与秋虫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更添愁绪。
最后,诗人望着江上的明月和远飞的大雁,听着萧瑟的西北风,感慨万千。整首诗既有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又有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