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有感

草径缘山百折回,霜台旌旆几人来。
可怜万丈幽岩外,白日无光冻馁哀。

现代解析

《山行有感》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孤独与悲凉的氛围。

首先,“草径缘山百折回”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草径沿着山势盘旋而上,给人一种路途遥远、艰难的感觉。这里的“百折回”不仅指山路的曲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彷徨和迷茫。

接下来,“霜台旌旆几人来”提到了霜台,这是一个高耸的地方,通常象征着孤寂和寒冷。旌旆是旗帜的意思,这里可能指的是山峰上的旗帜,或者是某种标志。诗人通过提问“几人来”,表达了他在这片荒凉之地感到的孤独,似乎很少有人会来到这里。

第三句“可怜万丈幽岩外”中,诗人用“可怜”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同情和无奈。万丈幽岩象征着高不可攀的险峻,而“外”则暗示了诗人站在边缘,面对着无尽的深渊,感到无助和渺小。

最后一句“白日无光冻馁哀”描绘了白天的景象,但这里的“白日无光”并不是指太阳没有光,而是诗人内心的感受,仿佛阳光也变得黯淡无光。冻馁指的是寒冷和饥饿,诗人通过这些词语传达了他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痛苦。最后的“哀”字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悲凉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路的曲折、霜台的孤寂、幽岩的险峻以及白日的无光,表达了诗人在行走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孤独、无助和悲伤。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其中,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在这条山路上行走时的复杂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