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景绝美的亭台,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欢乐与忧愁,读起来既有画面感又引人深思。
前四句写景:诗人说这里的美景堪称南方第一,是上天赐给百姓游玩的好地方。百尺高的亭台仿佛专门为了赏月而建,四季花开不断让人忘记了秋天的萧瑟。这里用夸张手法("冠南州""偏得月")突出景色的独一无二,用"不知秋"巧妙表现气候宜人、花开不败的仙境感。
中间两句继续用动态描写增强画面:透过窗户看见山峦起伏,靠近栏杆听到溪水时急时缓的流淌声。"高还下""咽复流"六个字就让山水活了起来,像在看一部风景纪录片。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表面看是夸赞当地官员(史君)能和大家同乐,但突然反问"谁能懂史君的忧愁呢?"就像热闹聚会上突然有人沉默,提醒我们:再美的风景也掩盖不了人的烦恼,位高权重者也有难处。这种从欢乐到忧思的转折,让诗歌有了更深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