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与周南村作

泽国荒凉水接天,黄花寥落更谁怜。
长饥每叹陶元亮,蹈海空怀鲁仲连。
鸿雁关山飞暮雨,芙蓉池沼冷秋烟。
夜窗客到多相感,共向清樽一惘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的寂寥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周南村共饮时的复杂情感。

诗的开头"泽国荒凉水接天"展现了一片水乡的荒凉,水面与天空相连,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孤寂感。"黄花寥落更谁怜"中的黄花凋零无人怜惜,暗喻诗人自己的处境。

中间四句通过两个历史人物表达诗人的矛盾心理:陶渊明(陶元亮)代表安贫乐道,鲁仲连象征宁死不屈。诗人既向往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又怀有鲁仲连那样的气节,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实现这些理想。

"鸿雁关山飞暮雨"和"芙蓉池沼冷秋烟"进一步渲染秋夜的凄凉氛围。鸿雁冒雨飞越关山,芙蓉在秋烟中凋零,这些意象都暗示着诗人漂泊无依、壮志难酬的处境。

最后两句写友人来访,两人对饮时的怅惘。虽然有人相伴,但共同的失意让他们在酒中寻求慰藉。"惘然"二字点明了全诗的主基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无奈又无法释怀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通过秋夜的景物描写和历史人物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进退两难的苦闷,以及在困境中与友人相互慰藉的温暖。景物与情感交融,典故运用自然,让读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那种特有的忧郁与风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