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讨了"真知"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死记硬背,而在于用心领悟。
前两句说朱熹(晦翁)的心学思想核心在于追求"真知"——当人获得真知时,就奠定了成为圣贤的基础。这里的"真知"不是表面知识,而是深刻理解事物本质的智慧。
后两句用对比手法:如果只是机械地数着字句、逐行读书(数墨寻行),那只是徒劳;而真正领悟天理与人道之间的差别,其实只在一线之间(毫釐)。这里"天人"可以理解为天道真理与人间学问的关系。
全诗精髓在于强调:真正的学问不在于死读书,而在于用心体会、把握本质。就像现在说的"不要读死书",要学会思考领悟。诗人通过对比"真知"和"死读书"的效果,生动地说明了用心学习的重要性。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