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乱世中的危险景象,用生动的画面和暗藏的讽刺传递深意。
前两句"䝟貐貔貅杂道途,帷车昨夜灭灯趋"像电影镜头:路上挤满凶猛的野兽(暗指残暴士兵),昨夜有车辆熄灭灯火匆忙逃离。这里用神话中的食人怪兽比喻横行霸道的军队,"灭灯趋"三个字就刻画出百姓逃难时的惊恐。
后两句笔锋一转,直指统治者的失策:"淮南容易资穷寇"是说朝廷轻易把淮南要地让给敌人("穷寇"),"他日吹唇莫怨渠"则讽刺道:将来敌人嚣张反扑时("吹唇"指嚣张叫嚷),可别怪别人!一个"怨"字点出当权者推卸责任的嘴脸。
全诗妙在:
1. 用怪兽比喻暴兵,画面感极强
2. "灭灯"细节生动展现乱世百姓的恐惧
3. 后两句像一记耳光,直指祸根在统治者失职
4. "莫怨渠"用口语化表达,讽刺力度更强
这种将残酷现实与尖锐批评融为一体的写法,让读者既看到乱世的惨状,又明白祸乱根源,体现了诗人洞察时局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