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除夕夜家人团聚、温暖又略带感伤的场景。
诗的前两句写弟弟们从山里匆忙赶回家过年,而年迈的作者却因生病只能躺在雪地里动弹不得。这里通过"忙"和"僵"的对比,突出了游子归家的急切与老人病中的无奈。
中间四句写除夕夜的宴饮。虽然外面风雨交加、年岁将尽,但一家人还是要畅饮到深夜。"五盏更搀三盏"形容一杯接一杯地喝酒,"四更偏觉五更长"则说在欢聚时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这两句生动地写出了除夕守岁时的热闹气氛。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虽然知道明天新年要喝柏叶酒(古代元旦饮用的酒),但今晚还是要为盛开的梅花干完这杯酒。这里的"梅花"既是实景,也象征着高洁品格,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对比(病中老人与归家游子)、时间描写(感觉夜特别长)和象征手法(梅花),既写出了除夕团聚的温馨,又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展现了中国人重视亲情、珍惜时光的传统情感。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