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发芜湖 其一》描绘的是诗人离开芜湖时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向往与留恋。
首句“才煮鸠兹市上鱼,微哦依旧上肩舆”,诗人刚从市集买了一条鱼,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惬意地坐上马车。这里“鸠兹”是芜湖的古称,诗人在市集的闲适生活映射出一种宁静与满足。
接下来,“偶看芳草思名马,每见青山想异书”,诗人看到翠绿的草地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名贵的骏马;每次望见连绵的青山,就想着要去读些不同的书籍。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财富,还有精神上的追求。
“古戍按图三户后,荒祠披版六朝馀”,这里诗人提到了历史遗迹。在废弃的戍边城堡中,仍能看到过去的地图,以及那些古老的寺庙、祠堂,它们记录着六朝时期的历史。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最后一句“野情更畏劳踪迫,安得前峰便结庐”,诗人流露出对自然的喜爱,担心忙碌的生活会让他失去亲近自然的机会,如果可能的话,他希望能够住在前山,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向往一种简单、宁静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芜湖市集、古迹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感情。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