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姚赣州镛寿

东南之镇曰会稽,扶舆清淑拱帝畿。
千岩万壑气盘礴,更有寿桧天与齐。
托根后土阅千古,黛色苍皮天一柱。
钟为人杰堪栋国,恰似嵩高降申甫。
君侯胸中百万兵,年未四十俄专城。
精神满腹秋水莹,谈笑两颊春风生。
崎岖赣右三百里,蛟鳄垂涎波浪起。
溯流张胆作风帆,信如王尊乃勇耳。
脱略边幅柔凶顽,解除苛娆绥创残。
唤回和气豁氛祲,事有至难谈笑间。
人口如碑沸传诵,帝曰吾徒得君重。
天风吹下紫泥封,趣入班行作仪凤。
大夫何以假守为,真除属厌民所期。
虎头岌嶪要弹压,凝香森戟聊娱嬉。
璇杓插子日南至,黄钟飞灰雷出地。
崆峒春早梅已香,酿入黄堂寿觞里。
醉来含笑看吴钩,龙光夜半干斗牛。
关河北望令人老,忠臣心与天为谋。
潢池正尔兵不弄,又说边尘时澒洞。
筹边筦钥宁无人,知待人豪为国用。
貂蝉冠高剑拄颐,丹青正与绿鬓宜。
碧油幢下白羽扇,貔虎百万惟指麾。
雍容传檄定三辅,颈缚单于归衅鼓。
手扶銮驾还东都,宫殿千门总如故。
摩挲与问金城柳,颇尝见有此举否。
策勋饮至未央宫,腰下悬金印如斗。
万年觞捧月氐头,虎拜稽首扬王休。
功高福与宋无极,紫枢黄阁三千秋。

现代解析

这首《上姚赣州镛寿》是一首祝寿诗,用豪迈的笔调赞美寿星姚镛的功绩和品格,同时寄托了对国家安定的期望。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写景喻人
前八句以会稽山(东南名山)的雄伟气象起兴,用千年古桧(长寿的松柏)比喻姚镛的品格——像擎天柱一样坚实可靠。这里用"钟为人杰"点明:山川灵气孕育了姚镛这样的人才,就像周朝贤臣申伯、甫侯降生一样是天意。

2. 刻画人物形象
接下来具体描写姚镛:
- 智勇双全:说他胸有韬略("百万兵"),四十岁前就主政一方;面对赣江险境("蛟鳄垂涎"指险恶势力),像汉代王尊治水一样勇敢。
- 仁政爱民:用"柔凶顽""解苛娆"说他化解矛盾、废除苛政,在谈笑间就恢复了地方安宁,百姓纷纷称赞。

3. 皇帝重用与期许
"帝曰吾徒得君重"到"凝香森戟聊娱嬉"这段,写皇帝下诏提拔姚镛("紫泥封"是圣旨),期待他镇守要地("虎头岌嶪"指险要处),同时也能享受生活("凝香森戟"指官员仪仗)。

4. 祝寿与壮志
后半部分转入祝寿主题:
- 寿宴场景:用冬至节气("日南至")、梅花酿酒的意象,渲染喜庆氛围。
- 报国豪情:姚镛醉看宝剑("吴钩"),暗示他心系收复北方失地("关河北望"),忠诚为国谋划。
- 边关寄望:最后提到边境隐患("边尘澒洞"),期待姚镛这样的豪杰能统领大军("貔虎百万"),将来俘虏敌酋("颈缚单于")、收复都城,立下不世功勋。

诗歌亮点
- 比喻生动:把姚镛比作古桧、申甫等历史名臣,又用"春风生""秋水莹"形容他的精神气质。
- 虚实结合:既有真实的地方治理功绩,又展开"收复失地"的理想蓝图,使祝寿诗有了家国情怀的升华。
- 语言豪放:像"胸中百万兵""龙光干斗牛"等句充满英雄气概,符合寿星的武将身份。

全诗通过赞美一位能臣,表达了"治国安邦需要德才兼备之人"的核心思想,在祝寿中寄托了对国家太平的深切期望。

陈元晋

宋抚州崇仁人,原本蜀人,字明父。宁宗嘉定四年进士。授雩都尉,迁知福州、融州,累官邕管安抚使。嗜学好义,居官有政声。尝建渔墅书院。为文多愤世嫉俗之言,指陈当时利病极痛切。有《渔墅类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