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楼雪月联句

雪初晴,月复清(鹗)。
气赑屃,光晶莹(章)。
登层楼,畅幽情(世钰)。
炙冰砚,温酒铛(马曰琯)。
澄万象,增双明(马曰璐)。
广寒府,白玉京(鹗)。
竹声泻,松影横(章)。
籁既寂,思已盈(世钰)。
剪残烛,恋深更(曰琯)。
岁云晏,志合并(曰璐)。

现代解析

这首联句诗像一幅冬夜登楼赏景的写意画,通过多人接力创作的方式,用简单干净的语言勾勒出雪月交辉的绝美意境。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1. 环境铺垫(前六句)
开篇用"雪晴""月清"四个字就画出冬夜明净的底色,"气赑屃"形容寒气凝结,"光晶莹"写月光在雪地上的反光。众人登楼时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还准备了温酒化冰的雅趣,为赏景做好铺垫。

2. 奇幻想象(中间六句)
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澄万象"写月光洗净万物,"广寒府"(月宫)和"白玉京"(仙境)的比喻让现实场景突然有了神话色彩。竹声松影的实景描写后,用"籁寂思盈"巧妙过渡到内心世界。

3. 情感升华(最后六句)
夜深烛残却不愿离去,"恋深更"三字道出对美景的留恋。结尾"岁云晏,志合并"最动人——岁末严寒中,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心灵相通,这种精神共鸣比雪月之美更珍贵。

全诗魅力在于:
- 像接龙游戏般的创作形式,每人三句却浑然一体
- 从视觉(雪月)、听觉(竹声)、触觉(寒气)多角度写景
- 由实到虚再回归内心,完成"赏景-神游-悟情"的升华
- 最后落在文人雅集的精神契合上,比单纯写景更有深度

这种联句诗生动展现了古代文人围炉夜话、诗酒唱和的雅趣,在寒冷的冬夜用文字温暖彼此,留下超越时空的美好瞬间。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