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征马嘶送客向朔方

驰马向榆州,萧萧鸣未休。
朔风千里道,落日万山秋。
影乱骄行色,声长带别愁。
丈夫思报主,日夜陇西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送别图,通过战马、秋风和落日等意象,传递出豪迈与离愁交织的情感。

前两句直接展现动态场景:战马奔向榆州(北方边塞),马鸣声在萧瑟秋风中久久不息。这里用"萧萧"形容马鸣,既写声音又带出苍凉感,像电影开场镜头般引人入胜。

中间四句用宏大的自然景观烘托情感:北风呼啸的千里征途,落日余晖下的万山秋色,构成一幅金戈铁马的背景板。战马奔腾的身影扰乱了行军阵列的肃整,悠长的嘶鸣中饱含离愁——这里巧妙地把无形的"愁"化作可听的马鸣声,就像用背景音乐渲染情绪。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点明主旨:大丈夫心怀报国之志,日夜驻守陇西边疆。这种突然的情感升华,就像镜头从苍茫景色拉到战士坚毅的面部特写,解释前文所有景象的精神内核。

全诗就像一部微型历史剧,有战马特写(影乱)、环境音效(声长)、壮阔空镜(万山秋),最后用主人公独白点题。最打动人心的,是它把保家卫国的豪情与思念亲人的柔情,通过一匹嘶鸣的战马完美融合在一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