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饮酒唱和诗

两轓来自殿东西,要使旴民习俗移。
可但官条扶世教,更从乡饮叙伦彝。
一堂礼乐情何厚,四面衣冠乐有仪。
我老亦陪宾席后,蹒跚非据只心知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乡村酒宴的场景,展现了礼仪教化的温馨画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宴会的目的
前两句说官员们从官府来到乡间("两轓"指官员车驾),是为了推动民间移风易俗。就像现在的"文化下乡",官员们希望通过酒宴礼仪来教化百姓。

2. 礼仪的深意
三四句提到宴会不仅是执行官方教化("官条扶世教"),更重要的是通过饮酒的仪式来强化人伦秩序("叙伦彝")。古人认为吃饭喝酒的规矩能体现长幼尊卑,维系社会和谐。

3. 生动的宴会场景
五六句用"一堂礼乐""四面衣冠"描绘出热闹而不失庄重的场面:满堂宾客遵循礼仪,衣冠整齐地饮酒作乐。既有规矩又不失人情味,就像现代人穿着正装参加重要宴请。

4. 老人的特殊视角
最后两句特别动人:一位老者(可能就是诗人自己)虽然步履蹒跚地坐在末席,但内心完全认同这种礼仪。这暗示真正的教化不是强迫的,而是让人发自内心接受。老人颤巍巍的身影反而成了礼仪深入人心最好的证明。

全诗最妙的是把严肃的教化写得充满人情味。官员下乡不是板着脸说教,而是通过酒宴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让百姓在欢乐中自然接受礼仪熏陶。就像现在好的政策宣传,会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实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