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姚燮用其答黄广文钊韵

斯文系元运,得失千古争。高怀物表蕴,太音弦外生。

芒燄星斗接,浩气波涛倾。所惧正轨戾,勿虑流辈轻。

真艳陋鞶帨,至味殊鼎烹。姚君起浙右,诗法雄心兵。

孤立具神勇,坚阵排群英。罙入洞奥窔,特出惊严明。

馀力破溟涬,奇光夺冰晶。比来此道杂,茅苇待廓清。

予少事柔翰,如射不中程。苦吟鉥肝肾,寂感遗影形。

区区竞门户,鄙彼沟犹盲。上探风骚源,渐觉灵光萌。

所惜困簿领,错午雅俗并。兹幸谢尘鞅,退适邱樊情。

相期溯正始,荆棘除纷萦。琅然夜堂磬,凉韵卑蚓虻。

横竹别分刌,累黍谐奇赢。敢言笙璈合,差慰方寸怦。

春明揽景辔,濯濯王途行。将赓阿阁凤,先掣碧海鲸。

昌黎得修绠,文房筑长城。庶几巨刃扬,白日开青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给好友姚燮的赠诗,用豪迈的笔调赞美了姚燮的诗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16句)
诗人开篇就讨论"真正的文学"应该超越时代潮流,像星辰大海般气势磅礴。他批评当时诗坛充斥着华而不实的作品("真艳陋鞰帨"指过分装饰),而姚燮的诗就像精心烹制的美食,有独特韵味。用"诗法雄心兵"这样的比喻,说姚燮写诗像将军排兵布阵,既能深入探索诗歌奥妙,又能创新突破。

第二部分(中间18句)
这里诗人开始说自己的创作经历。他自谦年轻时写诗像射箭总射不准靶心,虽然刻苦钻研却难有成就。批评当时诗坛门派之争就像盲人摸象,而自己选择回归《诗经》《楚辞》的传统。可惜被公务缠身("困簿领"指忙于文书工作),只能在雅俗之间挣扎。现在终于能脱离俗务("谢尘鞅"),像夜半清磬声一样静心创作。

第三部分(最后12句)
诗人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展望未来:写诗要像驾驭春天的骏马,先要制服碧海巨鲸般克服困难;要像韩愈(昌黎)那样建立文学传统,筑起诗歌长城。最后以"巨刃扬"劈开青天的壮阔意象,表达对创作出震撼人心作品的期待。

全诗最精彩的是层出不穷的比喻:把好诗比作星辰波涛、美味佳肴、排兵布阵、夜半钟声、碧海巨鲸等,既展现了诗歌的力量,也流露出文人间的惺惺相惜。诗人通过对比当下诗坛乱象和自己追求的理想状态,传递出对纯粹文学精神的坚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