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梅花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梅花的神韵与品格。
开篇"晓色离离露蕊繁"用晨光中晶莹的露珠衬托梅花初绽的繁茂,就像刚睡醒的美人。"鬟低黛接影翩翻"将梅花比作低头梳妆的少女,花瓣在晨光中轻盈舞动。
中间两联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子蛾竞染枝头晕"说蝴蝶争相停在花枝上,仿佛要把枝头染成自己的颜色;"么凤新留叶上痕"则想象凤凰刚在叶片上留下爪印。这两个意象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
"碧玉小时原共蒂"用碧玉比喻梅花的青翠,说它们小时候都长在同一根枝上;"绿华生处不同根"则说虽然现在长在不同地方,但都保持着同样的清雅气质。这暗喻了人虽各奔东西,但品格始终如一。
最后诗人突发奇想,要用翠绿的帷帐和笔墨,把梅花的精魂召唤回来。这个浪漫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向往,也暗示梅花的精神永不凋零。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将梅花比作美人、碧玉,又引入凤凰等神话意象,在写实中融入奇幻色彩,展现了梅花既清雅又灵动的特质,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