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镇阳潭园(庆历五年)
官虽镇阳居,身是镇阳客。
北园潭上花,安问谁所植。
春风无先后,烂漫争红白。
一花聊一醉,尽醉犹须百。
而我病不饮,对花空叹息。
朝来不能归,暮看不忍摘。
谓言花纵落,满地犹可席。
不来才几时,人事已非昔。
芳枝结青杏,翠叶新奕奕。
落絮风卷尽,春归不留迹。
空馀绿潭水,尚带馀春色。
疑(一作思)春竟何之,意谓追可得。
东西绕潭行,蜂鸟已寂寂。
惘然无所依,归驾不停轭。
寓兴诚可乐,留情岂非惑。
至今清夜梦,犹绕北潭北。
北园潭上花,安问谁所植。
春风无先后,烂漫争红白。
一花聊一醉,尽醉犹须百。
而我病不饮,对花空叹息。
朝来不能归,暮看不忍摘。
谓言花纵落,满地犹可席。
不来才几时,人事已非昔。
芳枝结青杏,翠叶新奕奕。
落絮风卷尽,春归不留迹。
空馀绿潭水,尚带馀春色。
疑(一作思)春竟何之,意谓追可得。
东西绕潭行,蜂鸟已寂寂。
惘然无所依,归驾不停轭。
寓兴诚可乐,留情岂非惑。
至今清夜梦,犹绕北潭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欧阳修在镇阳任职时写下的春日感怀,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全诗以"我"的视角展开:虽然在这里当官,却始终觉得自己是个过客。北园潭边的花不知是谁种的,但它们在春风里开得热闹,红白交错。诗人本想赏花饮酒,却因病不能喝,只能对着花叹气。从早到晚都舍不得离开,甚至想着就算花瓣落了,也能坐在花毯上。
短短几天没来,园子已变了模样——青杏挂枝头,柳絮被风吹尽,春天悄悄溜走了。只剩潭水还映着一点春色。诗人绕着水潭寻找春天的踪迹,却发现连蜂鸟都安静了,突然感到一阵空虚,只好驾车离开。
最后他反思:寄托闲情固然快乐,但过分执着岂不是自寻烦恼?可梦里还是忍不住回到那片潭水边。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花开花落"这个日常景象,道出了所有人对时光流逝的共同感受
2. "病不饮""不忍摘"这些细节,展现了对美好事物既向往又克制的矛盾心理
3. 结尾的自我开解很真实——明知不该纠结,却还是念念不忘
4. 语言就像朋友聊天,把看花、找春天这些小事写得生动有趣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明明知道某些东西留不住,还是忍不住想去抓住。欧阳修把这种心情写得特别接地气,让千年后的我们读来依然觉得亲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