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寮怨 邵次公书来,属赋玲珑撷芳图
锦簇娇云深处,采香春袅婷。
伫尽罨浅碧苔茵,花扶起约略妆成。
斜阳谁教妩媚,低鬟影翠晚凝倦晴。
怕素娥俊煞容光,雕栊畔,袖薄曾几凭。
此际梦寻钿盟。
蓬山只赤,檀奴苦忆平生。
料量倾城。
合端正,认丹青。
无端凤城寒尽,花解语,最盈盈。
风吹鬓醒,真真万千唤,谁与听。
伫尽罨浅碧苔茵,花扶起约略妆成。
斜阳谁教妩媚,低鬟影翠晚凝倦晴。
怕素娥俊煞容光,雕栊畔,袖薄曾几凭。
此际梦寻钿盟。
蓬山只赤,檀奴苦忆平生。
料量倾城。
合端正,认丹青。
无端凤城寒尽,花解语,最盈盈。
风吹鬓醒,真真万千唤,谁与听。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花园中的美丽形象和复杂心事,充满唯美而忧伤的意境。
上阕(前半部分)像一组电影镜头:
1. 开篇用"锦簇娇云"形容繁花如云,女子在花丛深处采香,春风吹动她的衣袂。"袅婷"二字活画出她轻盈的姿态。
2. 接着镜头拉近:她久久站在青苔地上,鲜花仿佛托起她精心打扮的容颜。这里用"扶起"把花拟人化,显得格外生动。
3. 黄昏时分,夕阳为她增添妩媚,低垂的发髻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温柔。但"怕素娥"句突然转折——原来她担心月光会照见自己憔悴的容颜,暗示她心事重重。
下阕(后半部分)转入内心独白:
1. "梦寻钿盟"指回忆当年的爱情誓言,"蓬山只赤"用仙山比喻爱情难以实现。她苦苦思念着心上人("檀奴"),看着画像("丹青")确认他俊朗的容貌。
2. "凤城寒尽"指京城春寒将尽,最懂人心的("解语")是那些盈盈绽放的鲜花。结尾最动人:春风吹醒她的思绪,她千万次呼唤着"真真"(可能是爱人名字),却无人应答。
全词妙处在于:
- 用鲜花、夕阳等美景反衬孤独
- "怕""苦忆"等词揭示外表美丽下的内心煎熬
- 最后无人应答的呼唤,留下无限怅惘
就像看一幅会动的美人图,不仅看到她的美貌,更听见她无声的叹息。词中那种欲说还休的思念,特别能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