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次联翁韵

幽居几度遇端阳,万里关河隔故乡。
龙舟扮出湘江恨,艾草还为人世芳。
几段角团随俗好,一尊绿酒带蒲香。
离骚歌罢浑无事,真个圜庭是福堂。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端午节时,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受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开头两句直接点出主题:诗人在异乡过端午节,隔着千山万水思念故乡。"幽居"说明他独自一人,"万里关河"强调距离之远。

中间四句用端午节典型元素表达情感:
- "龙舟"比赛本是欢乐的,诗人却联想到湘江(屈原投江处)的悲情
- "艾草"有驱邪寓意,诗人说它为人间带来芬芳
- "角团"(粽子)和"绿酒"(雄黄酒)都是端午美食,诗人用"随俗好"表示入乡随俗
- "带蒲香"的细节描写很有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借屈原《离骚》抒发感慨:
- 读完《离骚》反而觉得无事可做,暗示自己和屈原一样怀才不遇
- "圜庭"(院子)被说成"福堂",是自我安慰的苦笑,表面说小院是福地,实际透露着无奈

全诗妙在:
1. 用粽子、龙舟等常见事物承载深沉情感
2. 表面写节日热闹,内里是思乡孤独
3. 最后两句的反话正说,让惆怅之情更浓

就像现代人在异乡过节,发朋友圈晒粽子照片,配文"一个人过节也挺好",其实是想家了一样。诗人用传统元素写出了人类共通的思乡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