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光禄伯良辞王官却归江南

郑公樗散鬓如丝,药饵扶吾随所之。
道路即今多拥隔,江湖远适无前期。
可怜宾客尽倾盖,独立苍茫自咏诗。
欲向何门跋朱履,雄豪复遣五陵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杜甫送别朋友郑伯良辞官归隐江南时所作,通过质朴的语言展现了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郑伯良的形象:他像一棵无用的樗树(古人认为樗树不成材),两鬓斑白,靠药物维持健康,却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当时社会动荡、道路阻隔,此去江南前途未卜,但郑伯良仍毅然踏上归途。这里既有对朋友衰老病弱的怜惜,也暗含对他坚守本心的赞赏。

后四句写送别场景:宾客们纷纷停车话别("倾盖"指停车时车盖相碰),而郑伯良独自站在苍茫天地间吟诗,凸显其孤高品格。最后两句用"朱履"(红色官鞋)和"五陵"(豪门聚居地)代指权贵,以反问语气点明主旨:郑伯良这样清高的人,怎会去攀附权贵?他的风骨自会被有识之士传颂。

全诗通过"樗散""药饵""苍茫"等意象,塑造了一位超脱世俗的隐士形象。杜甫没有直接赞美,而是用"可怜""独立"等词含蓄表达敬佩,最后用"雄豪"二字点破郑伯良看似落魄实则高洁的精神境界,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让诗意更加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