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画竹子的技巧,实则暗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用历史典故打比方:"晋水秋沉铁钩锁"说的是晋朝将军用铁链封锁河道,"唐宫夜解玉连环"讲的是唐朝宫女解开玉连环游戏。这两个故事都在说"破解难题"的技巧。
后两句点明主旨:人世间各种复杂的算计和心机(机心事),其实就像画家画竹子的技巧(丹青伎俩)一样。画家用简单的勾勒就能画出竹子的神韵,而生活中的许多难题,看似复杂,其实只要掌握关键技巧就能化解。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画竹比喻处世之道,说明复杂问题往往有简单解法
2. 通过历史典故让说理更生动
3. "钩勒"二字双关,既指画竹技法,又暗喻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
诗人想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难题,与其费尽心机,不如像画家画竹那样,抓住关键,化繁为简。这种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比如处理人际关系或工作难题时,找准关键往往比蛮干更有效。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