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杂兴 其二十五

四野望不尽,双鸥飞自閒。沧溟沦碣石,落日照榆关。

远屿烟波黯,孤城海气寒。因之叹秦客,从此觅三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海边孤寂辽阔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展开:诗人站在船头,眼前是无边无际的田野,两只海鸥悠闲地飞翔。视线转向大海,碣石山仿佛沉没在波涛中,夕阳正照耀着远处的山海关。这四句用"望不尽"、"飞自閒"等词语,营造出空旷自由的氛围。

后四句色调转暗:远处岛屿笼罩在朦胧烟波中,孤零零的城池透着海风的寒意。看着这样的景象,诗人联想到古代寻仙的方士(秦客),自己也萌发了寻找蓬莱三座仙山的念头。这里"叹"字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觅三山"则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全诗妙在通过空间转换(从田野到大海再到仙山)和光影变化(从落日余晖到暮色昏暗),把眼前实景和心中遐想自然衔接。看似在写景,实则借景抒情,把孤独感与求仙志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面对浩瀚天地时特有的苍茫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