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岳阳楼后看到的壮丽景色和引发的感慨,语言生动,情感丰富。
首联“云窗月牖俯清流,满目山川快壮游”直接点明诗人站在岳阳楼上,从窗户俯瞰清澈的江水,眼前的山川美景让他感到心胸开阔,充满豪情。“云窗月牖”形容楼阁的高雅,“清流”指江水清澈,整体画面清新壮阔。
颔联“谁在江湖怀北阙,谩誇楼阁冠南州”笔锋一转,诗人开始思考:在这江湖美景中,还有谁会惦记着朝廷(北阙)呢?人们总是夸赞这座楼是南方最美的,但诗人似乎对此不以为然,隐含对世俗浮夸的批评。
颈联“朱弦夜鼓湘灵瑟,锦缆春回楚客舟”用典增添诗意。“朱弦”“湘灵瑟”暗指湘水女神的音乐,形容夜晚的美妙;“锦缆”“楚客舟”描绘春天江上华丽的游船,展现繁华景象。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角度丰富了画面。
尾联“欲起灵均歌九辨,澧兰阮芷正飕飕”情感达到高潮。诗人想效仿屈原(灵均)写下《九辩》那样的诗篇,此时澧水边的兰草和阮芷香草在风中摇曳(飕飕),仿佛在应和诗人的感慨。这里既表达了对屈原的追思,也以香草象征高洁品格。
全诗通过写景、用典和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疏离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岳阳楼的壮美和诗人的复杂心境。
何乔新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