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丙寅序行金昊有秋叶庆景物咸和敬稽皇祖时曾举瀛台锡宴之典宗亲咸与爰循旧制集王公宗室等于八月二十七日瀛台宴赏用展周亲因成三律 其一
露色烟光霭禁垣,昌辰嘉宴会亲藩。
谷登万宝真成瑞,菊先重阳已泛樽。
拂槛茏葱木有本,拍堤汪濊水宗源。
何须礼数拘酬酢,同是神尧膝上孙(是日并召朕同行弟兄无爵者亦逮)。
谷登万宝真成瑞,菊先重阳已泛樽。
拂槛茏葱木有本,拍堤汪濊水宗源。
何须礼数拘酬酢,同是神尧膝上孙(是日并召朕同行弟兄无爵者亦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在瀛台宴请皇族宗亲时所作,主题是家族团聚和亲情温暖。我用简单的话帮你拆解:
第一句"露色烟光霭禁垣"描写清晨的皇宫景色,雾气中透着晨光,为宴会营造出祥和的氛围。就像我们现在拍全家福前,先布置好温馨的场景。
第二句点明这是吉祥日子里与皇亲国戚的聚会。"昌辰"指吉日,"亲藩"就是皇族亲戚们,相当于现在大家族在好日子办团圆饭。
中间四句用具体画面展现宴会场景:粮食丰收是好兆头(谷登万宝),还没到重阳节就先喝上菊花酒(菊先重阳)。树木葱郁象征家族根基深厚(木有本),瀛台边的湖水寓意家族源远流长(水宗源)。这些比喻把家族比作大树和长河,说明血脉传承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乾隆皇帝说不用讲究繁琐礼节(何须礼数拘酬酢),因为大家都是同一位祖先的子孙(神尧指康熙皇帝)。特别提到连没有爵位的兄弟也受邀,就像现在家族聚会特意叫上混得不好的亲戚,体现真正的亲情。
全诗亮点在于:皇帝放下架子,用"我们都是一家人"的平等态度对待亲人。通过秋景、美酒、树木、流水这些亲切的意象,把严肃的皇家宴会写得充满人情味,展现了中国传统重视家族团聚的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