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岘山洼樽亭(壬寅)

醉杀乌程酒,天寒不放船。
从教骑马去,日日岘山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醉酒后逍遥自在的场景,充满闲适洒脱的趣味。

前两句"醉杀乌程酒,天寒不放船"说:喝光了乌程产的美酒醉得不省人事,天气寒冷导致船只停航。这里用"醉杀"这个夸张的说法,突出醉得痛快彻底;"不放船"既写实景,又暗示无法归家的处境。

后两句"从教骑马去,日日岘山眠"意思是:索性就放任自己骑马漫游,天天在岘山醉卧。这里的"从教"二字最妙,表现出一种随心所欲、听之任之的生活态度。诗人不因船停而烦恼,反而顺势享受这份意外得来的悠闲。

全诗短短20字,却生动勾勒出一个豁达洒脱的醉汉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船停了就骑马,喝醉了就酣睡,把不如意变成享受。这种在冬日里自得其乐的情趣,正是古人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绝佳写照。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