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无复律吕笑览之馀赐以斤斧幸甚 其六
夜吟招隐诗,月落寒泉井。
自非千载人,谁与共清景。
散发心朗寥,凝神味渊永。
功名(宋本作德)恐相期,富贵非所幸。
自非千载人,谁与共清景。
散发心朗寥,凝神味渊永。
功名(宋本作德)恐相期,富贵非所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月夜独处时的清幽心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富贵的淡泊。
开头两句“夜吟招隐诗,月落寒泉井”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深夜吟诵着向往隐居的诗句,月光洒落在幽深的泉水井中,营造出清冷、空灵的意境。
接下来的“自非千载人,谁与共清景”是说,如果不是志趣高洁、超脱世俗的人,谁能与我共享这样的清幽景致呢?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也暗含对世俗之人的疏离感。
“散发心朗寥,凝神味渊永”进一步刻画诗人的状态:披散头发,心境开阔而宁静;凝神静思,体味着深远悠长的意趣。这两句展现了诗人无拘无束、沉浸于自然与内心的自在状态。
最后两句“功名恐相期,富贵非所幸”点明主旨:功名或许会不期而至,但富贵并非我所追求的幸福。诗人明确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更珍视精神世界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月夜独吟的描写,传递出诗人高洁的志趣和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读来令人心生向往。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