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次虞邵庵韵别友

先生和气似春酣,一见盍明簪。
太平无讼霜台静,榕阴里、时与联骖。
瓜代早装行李,兰熏重整朝衫。
雨余山色净于蓝,秋燕更喃喃。
凄凉风月阳关道,和离思、摹入诗缄。
一曲骊歌人去,月明千里闽南。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充满温情的离别,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上片(前半部分)像一幅春日闲适图:
1. 开篇用"春酣"形容朋友温和的气质,就像喝过春酒般令人舒畅。"一见盍明簪"用摘下头簪的细节,表现两人一见如故的亲密。
2. "太平无讼"四句勾勒出闲适的生活场景:衙门清静,榕树下并马同行,像两个悠然自得的隐士。朋友收拾行装("瓜代"指交接职务)、整理官服的动作,暗示离别在即。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秋日别情:
1. "雨余山色"两句镜头忽然拉远:雨后的青山蓝得纯粹,秋燕呢喃,用清新的自然景色反衬离愁。
2. "阳关道"借指离别路,风月也变得凄凉。诗人把离愁写进诗信("诗缄"),这是古人表达思念的雅致方式。
3. 结尾最动人:骊歌(离别歌)声中友人远去,明月照着千里之外的闽南,画面空阔又寂寥,就像诗人望眼欲穿的目光。

全词妙在:
- 用"春酣"与"秋燕"形成季节对比,暗喻相聚的温暖与离别的萧瑟
- "榕阴联骖""月明闽南"等画面充满古典意境美
- 没有痛哭流涕的悲伤,而是用整理行装、写信、望月等含蓄动作表达深情

就像用淡墨画一幅山水,近处是两位依依惜别的文人,远处是苍茫山水,留白处都是说不尽的情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