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雁荡山寿昌道中旅行的所见所感,充满自然意趣和旅途的轻松愉悦。
首联"碣字芙蓉驿,喜行行不难"直接点明地点和心情:看到刻着"芙蓉驿"的石碑时,作者感到这段山路走起来并不吃力。"喜"字透露出轻松愉快的心情。
中间两联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沿途风景:
- "路侵沧海过"写山路蜿蜒,仿佛要伸进大海,表现山路的壮阔;
- "人得异山看"说沿途能看到各种奇特的山形,体现雁荡山的地貌特色;
- "圆石蠔黏满"描写海边礁石上密密麻麻粘满牡蛎的细节;
- "平涂鹭立寒"勾勒出水边白鹭独立浅滩的静谧画面。这两句一动一静,充满生活气息。
尾联"一游期一月,回日必冬残"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作者计划用一个月时间畅游,等回去时冬天都快结束了。这种不计时间的漫游态度,展现了古人游山玩水时特有的闲适心境,也暗含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开阔,通过山路、海景、鹭鸟等意象,将一次普通旅行写得趣味盎然。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慢节奏的旅行方式——不为赶路而赶路,而是用心感受每一处风景,这种生活态度对现代人特别有启发。
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