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涓涓芹努芽,织乌西飞客还家。
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梨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寂静的乡村清明景象,通过几个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哀愁。

开头"流水涓涓芹努芽"用缓慢流动的溪水和刚冒头的嫩芹芽,营造出初春的静谧感。这里的"努"字用得巧妙,让人仿佛看到嫩芽正在努力破土而出的样子。

第二句"织乌西飞客还家"中,"织乌"指太阳(古代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太阳西沉时,在外漂泊的游子也该回家了。但接下来的转折令人心酸。

后两句笔锋一转:本该热闹的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村里却空无一人;只有埋葬死者的"殡宫"孤独地对着棠梨花。这里的"空对"二字最是动人,仿佛殡宫和棠梨花在默默相对,无人祭扫的凄凉扑面而来。

全诗妙在不说破"凄凉"二字,却通过流水、落日、空村、无人祭扫的坟墓这些意象,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一种挥之不去的哀伤。特别是最后用洁白的棠梨花反衬殡宫的冷清,更显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孤寂感。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让诗意更加悠长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