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登孤山四照亭(以下癸丑)

涩磴盘回竹尾斜,东风先入梵王家。
吟筇更上梅多处,四照山光四照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登上孤山四照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清新自然的意境。

前两句"涩磴盘回竹尾斜,东风先入梵王家"写登山过程:踩着蜿蜒的石阶向上攀登,路旁的竹梢随风倾斜。春风总是最早吹到寺庙(梵王家)所在的高处,暗示诗人正向山顶行进。这里用"涩磴"形容石阶的陡峭难行,"竹尾斜"则生动表现了春风拂过竹林的动态。

后两句"吟筇更上梅多处,四照山光四照花"写登顶后的景象:拄着竹杖(吟筇)来到梅花盛开的山顶亭台,顿时被四面绽放的山花和明媚春光包围。"四照"二字重复使用,既指亭名又形容阳光普照、山花烂漫的绚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全诗通过"竹斜-风来-梅开-花照"的递进描写,由登山过程自然过渡到山顶美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山行图。最妙的是末句两个"四照"的运用,既点明地点,又让读者感受到春光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震撼体验,充分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畅快心情。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