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质夫见寄

我游群玉烟霞洞,尔爱东桥水竹居。
两地共怜风景好,十年真与世情疏。
秋风白酒岩前菊,夜雨青灯案上书。
多谢向来贻锦字,至今光彩照茅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何质夫相隔两地却心意相通的深厚情谊,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高洁。

前四句写两人不同的隐居环境:诗人喜欢在群玉山的烟霞洞游玩,而友人则偏爱东桥边临水伴竹的住所。虽然身处不同地方,但他们都陶醉于各自风景的优美,十年来共同保持着远离世俗的淡泊心境。这里"怜"字用得巧妙,既表达对风景的喜爱,又暗含两人互相欣赏的情谊。

后四句通过具体生活场景深化主题:秋日岩前赏菊饮酒,雨夜灯下展卷读书,勾勒出隐士高雅的生活情趣。"多谢"两句尤为动人,友人寄来的书信(锦字)像珍宝般照亮了诗人简陋的茅屋,这个比喻既写实又富有诗意,将书信承载的友情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用"烟霞洞""水竹居""岩前菊""案上书"等意象,构建出恬淡悠远的意境。通过对比两人生活环境的差异与精神追求的一致,表达了"海内存知己"的真挚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淡泊明志"的精神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