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前两句"风雨纵横至,此非渊明庐"用对比手法:虽然眼前风雨肆虐的景象和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相似,但这里并不是真正的隐士居所。暗示诗人身处困境,却无法像陶渊明那样超脱。
中间四句是核心思想:"勉哉风雨操"说要在风雨中坚守节操;"人品有贤愚"点明人与人的品德差异;"彼方适云旗"指有人正得意(云旗象征显贵);"我切畏泥涂"则写自己担忧陷入困境。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最后两句"凄凄向深夜,何处识斗枢"营造出孤寂氛围:深夜风雨中,连指引方向的北斗星都看不见。这既写实景,也隐喻人生迷茫时找不到方向的困境。
全诗通过风雨夜的意象,表达了在逆境中保持操守的可贵,以及面对人生起伏时的复杂心境。语言质朴但意蕴深刻,能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在困境中的精神坚守。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