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魏上舍题水村第二图二首 其二 (庚午)

录蘋不碍板桥桩,红叶空堆老树腔。
异日相过任风雨,抽帆直到读书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在的水村生活图景,充满自然趣味和文人雅致。

前两句"录蘋不碍板桥桩,红叶空堆老树腔"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村居环境:水边的浮萍自由生长,却不会阻碍小桥的木桩;深秋的红叶自然地堆积在老树的树洞中。这两个细节既展现了自然的随性之美,又暗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后两句"异日相过任风雨,抽帆直到读书窗"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将来无论风雨,都要乘船直抵友人读书的窗前。这里的"抽帆"动作干脆利落,"读书窗"的意象更点明了主人高雅的情趣,整体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对水村景物的细腻观察,展现了文人向往的闲适生活。诗中"任风雨"的洒脱与"读书窗"的雅致相映成趣,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诗意栖居。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