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女

贫家生一女,蟋蟀催寒杵。
富家生一女,煖风来玉树。
富家生女才及笄,阿官门前筑新堤。
贫家不生女,饭牛小儿安得妻。
荆钗玉珰各随分,醉中之天无高低。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贫富家庭生女儿的不同命运,语言直白却充满讽刺力量。

全诗核心是对比:穷人家生女儿像秋夜蟋蟀声伴着冰冷的捣衣声,充满寒意;富人家生女儿则像春风吹拂玉树,喜气洋洋。富人女儿刚成年(及笄),就有官员急着来修堤示好(暗提亲),而穷人若没有女儿,连放牛娃都娶不上媳妇。

最后两句点出主旨:戴荆木钗或玉耳环都是命,但喝醉时看天空哪有高低之分?这里"醉中之天"是巧妙双关,既说醉酒后看东西模糊,也暗指人喝醉时才敢说真话——其实人生来平等。

诗人用"筑新堤"暗喻巴结权贵,"饭牛小儿"指代底层青年,这些接地气的比喻让讽刺更辛辣。全诗像一幅社会风俗画,把古代重男轻女、贫富差距的现象写得入木三分,最后用醉汉的视角道出"人人平等"的终极理想,既有现实批判又有人文关怀。

林光朝

(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