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尚老人题贞松寿石图(辛丑)

投老须名山,公但一邱足。
回首望中原,奇峰三十六。
葆此岁寒姿,掀髯对修竹。
水清石为邻,得地庸非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尚老的隐士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向往。

开头两句"投老须名山,公但一邱足"说:人到晚年需要找个好地方养老,但对尚老来说,一个小山丘就足够了。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主人公不贪图名利的品格。

中间四句通过"奇峰三十六"的壮丽景色和"修竹""岁寒姿"的细节,展现山中清幽环境。特别是"掀髯对修竹"这个动作描写,生动刻画出一位须发飘飘的老者与翠竹相对的画面,充满仙风道骨的气息。

最后两句"水清石为邻,得地庸非福"是点睛之笔:以清澈溪水与山石为伴,能住在这样的地方难道不是福气吗?用反问语气强化了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山居生活的闲适。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品格,传递出"简单生活就是幸福"的哲理,对现代人追求心灵宁静也有启发意义。诗中"水清石为邻"的意境,尤其能让人联想到远离喧嚣的清净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