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布金寺钟楼

云间飘缈出层楼,楼上钟成四百秋。
当日繁华今不见,钟声依旧满林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钟楼的沧桑变迁,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云间飘缈出层楼,楼上钟成四百秋"用云雾缭绕的画面感,勾勒出钟楼高耸入云的景象。"四百秋"点明钟楼历史悠久,已经历四百年的风雨。这里用"飘缈"二字,既写出钟楼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又暗含其历经沧桑的朦胧感。

后两句"当日繁华今不见,钟声依旧满林丘"形成强烈对比:昔日的繁华盛景已随风而逝,唯有钟声依然回荡在山林间。这种对比凸显了"物是人非"的意境——建筑可以屹立数百年,但人事的繁华却如过眼云烟。

全诗最动人的是"钟声依旧"这个意象。钟声既是实在的报时之声,也象征着某种永恒的存在。当一切繁华落尽,唯有钟声穿越时空,成为连接古今的纽带。这种写法让读者在短短四句中,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体会到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淡淡忧伤。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钟楼-钟声"这个具体物象,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