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坛歌

太乙坛高凌紫氛,宫中夜夜延神君。
金盘千尺泻朱露,茎台五色飞龙云。
撞钟鸣鼓邀百祥,回旌驻跸瞻景光。
石检亲封绿文甗,河图著纪赤符昌。
九华灯明列星烂,八变乐终万灵见。
至尊端笏礼中天,北斗垂芒指前殿。
皇皇圭璧奠甘泉,奕奕楼居通列仙。
侍祀独有东方朔,登歌新协李延年。
白茅授册侯五利,青鸟衔书作前使。
贝阙徘徊河汉沉,绛节缤纷王母至。
武皇北面来相迎,稽首至道闻要精。
能驱三尸炼五魄,可以阅世为长生。
帝闻斯言再拜受,宴罢言归乐无有。
祈年何必汾水阴,无为自享南山寿。

现代解析

这首《太乙坛歌》描绘了汉武帝在太乙坛举行的盛大祭祀仪式,借此展现了古代帝王祈福求安的庄重场景。下面我用现代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祭祀场景:描述了太乙坛的高大与神圣,夜晚的神秘气氛。坛上金光闪烁,龙云飞舞,象征着神灵降临。这里既有物质的奢华,如金盘盛放的朱露,也有精神的高洁,如五色的龙云。

2. 仪式活动:撞钟鸣鼓邀请吉祥,旌旗招展,帝王端着笏板面向天空作揖。北斗星的光芒指向宫殿,象征吉祥与指引。这展现了帝王对天地的敬畏及寻求福祉的虔诚。

3. 隆重礼仪:珪璧(祭祀用的玉器)与甘泉(祭品)的摆设,楼居与仙人呼应,展现了仪式的庄重与神圣。东方朔与李延年的登歌,是仪式中的音乐表演,增添了仪式的气氛。

4. 神仙降临:白茅授册给侯五利,青鸟传递王母的消息,贝阙和绛节的出现,象征着天神降临。这些描述凸显了帝王祈求神仙保佑的愿望。

5. 帝王的心态:武帝亲自迎王母,表现了他渴望长生不老的心态。神仙告诉他可以驱逐三尸、炼化五魂,达到长生不老。帝王听后虔诚受教,表达了他寻求长寿的愿望。

6. 结局:宴会结束后,帝王并未再寻求寿延,而是享受无为而治的自然之寿。这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即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反而更自然地享长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细节,描绘了一个庄严而神秘的祭祀场景,传达了帝王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帝王对自然和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