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赠孝廉乐顾弟四旬(壬午)

孝廉十载,阁升沉千变,几多陵谷。
滚滚公车皆北向,偏我连年雌伏。
一径三松,一庭五柳,一亩千竿竹。
杖藜随处,看山芒鞋道服。
小楼昨夜西风,园林开遍,丹桂芙蓉菊。
摘得红鲜来水面,堪厌满盘金粟。
举手持螯,开喉对酒,闲唱无腔曲。
遗民传里,高风推九畴五福。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名叫乐顾的孝廉(科举中举人)在四十岁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充满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上片(前半部分)写乐顾十年科举生涯的起伏变化,用"升沉千变"形容官场风云变幻,"几多陵谷"暗喻世事无常。别人都忙着进京赶考("滚滚公车皆北向"),他却选择隐居在家("偏我连年雌伏")。接着用三个"一"字排比句,生动描绘他的隐居环境:门前有三棵松树,院子里有五棵柳树,还有一亩竹林。他穿着粗布衣服,拄着藜杖,踏着草鞋,在山间随意漫步,展现出一个超然物外的隐士形象。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对隐居生活的具体描写。昨夜西风吹过,园中丹桂、芙蓉、菊花竞相开放。他从水中采摘新鲜的红菱,觉得比满盘的金黄稻谷更令人满足。这里"金粟"暗指功名利禄,而"红鲜"代表自然朴素的生活乐趣。他一手拿着螃蟹,一手举着酒杯,随意哼唱着不成调的曲子,活脱脱一个逍遥自在的形象。最后两句说,在记载隐士的《遗民传》里,像他这样淡泊名利、追求"九畴五福"(指各种人生福气)的高尚品格,是值得推崇的。

全词通过鲜明的对比(官场奔波vs田园闲适)、生动的意象(松柳竹菊、螃蟹美酒)和洒脱的语言,赞美了一种不慕荣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词人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把一个中年文人的豁达心境和生活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