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探访黄龙洞时的所见所感,用朴素的语言营造出一种空寂苍凉的意境。
前两句写实景:诗人在幽深的洞中短暂穿行,眼前是淡淡的烟雾、荒芜的野草爬满寒冷的山坡。这里的"淡烟""荒草""寒坡"三个意象叠加,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人迹罕至的清冷氛围。
后两句转入想象:诗人说洞里的龙("乖龙"指不活跃的龙)大概是因为太懒才蛰伏不动,可抬头望见满天晴云时,又觉得拿这条懒龙没办法。这里用拟人手法,把传说中的龙写得像个赖床的懒汉,在严肃的寻真之旅中突然冒出这样俏皮的联想,形成有趣的反差。
全诗最妙的是最后一句"柰尔何"(能拿你怎么办),这个口语化的感叹,既表达了面对自然奇景的无奈,又透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心态。晴云与懒龙、庄严与诙谐的对比,让这首小诗在苍凉中透着几分幽默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