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五月朔日)时,皇帝陪皇太后在御花园设宴赏景的场景,充满了节日氛围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点明时间——端午节,用"粽席蒲觞"(粽子宴席、菖蒲酒)点出节日特色,"天中景物一番新"写出初夏万物焕然一新的景象。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景物描写:雨后青山颜色比黛墨还深,风停时湖面波光粼粼惹人喜爱;麦田已近成熟,沉甸甸的麦穗低垂,石榴花初开像火一样鲜艳,诗人沿着屋檐漫步欣赏。这里用"深于黛""正可人"等生动比喻,让读者仿佛看到鲜明的色彩画面。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虽然宴席上充满欢笑,但想起前年今日的往事,心情变得复杂。这个转折给欢快的节日场景增添了一丝深沉,暗示着物是人非的感慨。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拉远展现节日全景,再推近特写雨中山色、湖面波光、麦浪石榴,最后定格在宴席上人物微妙的神情变化。诗人用通俗自然的语言,把节日喜庆、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慨完美融合,让读者既能感受到端午的欢乐,又能体会到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