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酒家 其一

我亦曾裁一幅裈,翻于此处买深樽。
出门欲脱青衫典,先道酒痕非泪痕。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讲了一个爱酒之人的可爱故事。

第一句"我亦曾裁一幅裈"像是在说:我也曾是个体面人("裈"是古代裤子,裁新裤子暗示曾经生活讲究)。但紧接着第二句就破功了——现在却在这里买醉("深樽"指大酒杯)。这种反差让人会心一笑。

最精彩的是后两句:诗人准备当掉外衣换酒钱时,还特意向人解释"衣服上的湿痕是酒渍不是泪痕"。这个细节特别生动:
1. 说明他经常醉到衣服沾酒,怕别人误会他穷到哭
2. 明明要当衣服很窘迫,却还要强撑面子
3. 用"先道"这个动作,活画出醉汉较真的憨态

全诗妙在把潦倒写得轻松有趣,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微醺的文人在酒家门口,一边脱外套一边嘟嘟囔囔解释的滑稽场景。这种苦中作乐的豁达,正是古代文人饮酒诗特有的魅力。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