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胡士恭在分别前的深情对话和感慨。诗的开头,“话旧共蝉联”,意思是两人一起回忆往事,仿佛蝉声连绵不断,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接着,“河桥且系船”,描述了他们在河桥边停船,准备分别的场景。
“春归花满地,江阔雨连天”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花朵盛开,江面宽广,雨水连绵,这既是自然景色的写照,也隐喻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春天的回归象征着希望和新生,而江阔雨连天则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未知和挑战。
“处士题鹦鹉,诗人拜杜鹃”这两句,提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雅事。处士(指有才学但不出仕的人)题写鹦鹉,诗人拜祭杜鹃,这些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文采和风骨的敬仰,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
最后两句,“此生虽老去,未敢愧前贤”,是作者的自我勉励。虽然岁月流逝,年华老去,但他依然努力不辜负前贤的教诲和期望,保持自己的品格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典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