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自述 其五 (癸酉(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三十岁))

梅放孤山兴不孤,同人买棹有西湖(杭城诸友邀游湖。)。
已惭南阁谈经席⑴,莫问高阳旧酒徒(余不善饮。)。
别有嗜痂挥翰墨(余作篆隶藉以考古不意人多嗜之。),谁能品味到莼鲈。
归来还把图书列,一笑先生合号迂(伯兄以季迂号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三十岁时写的自述,字里行间透露出文人雅士的闲适自嘲和独特志趣。

前两句写朋友邀他游西湖赏梅的热闹场景,"兴不孤"说明他虽性格孤僻,但仍有知己相伴。三四句用自嘲口吻说:自己不像学者能谈经论道,也不像酒徒能豪饮畅谈——点明自己既不学术也不社交的另类特点。

五六句是诗眼:别人痴迷他的书法("嗜痂"比喻独特爱好),但他真正向往的是莼菜鲈鱼般的清淡生活。最后两句画面感很强:回家摆弄藏书自得其乐,连兄长都笑他迂腐,他却坦然接受"迂"这个外号。

全诗妙在两种反差:一是热闹聚会与独处读书的对比,二是世人追捧(书法)与个人追求(简朴生活)的矛盾。作者用幽默自嘲的方式,展现了一个不合流俗、醉心典籍的文人形象,迂腐中透着可爱,孤僻里藏着坚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