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
荡艇入南山,晴湖净如拭。
系缆枯树根,寒烟生微白。
偃卧周山阿,脚步层岩隙。
方丈出松巅,亭亭高百尺。
入门逢老僧,尘缨顿若失。
说法水月心,妙香浮广泽。
落花满空林,披云坐磐石。
置身在霄汉,庶以慰营魄。
安得常如此,元言共朝夕。
月出竟忘归,零露沾衣湿。
系缆枯树根,寒烟生微白。
偃卧周山阿,脚步层岩隙。
方丈出松巅,亭亭高百尺。
入门逢老僧,尘缨顿若失。
说法水月心,妙香浮广泽。
落花满空林,披云坐磐石。
置身在霄汉,庶以慰营魄。
安得常如此,元言共朝夕。
月出竟忘归,零露沾衣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悠然自得的南山游历,通过清新自然的画面和细腻的感受,传递出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禅意。
开篇"荡艇入南山"四句像电影开场:划着小船进入南山,湖面像被擦过的镜子般透亮。把船拴在枯树根上时,薄雾中泛起朦胧白光。这里用"净如拭""微白"等简洁比喻,立刻让人身临其境。
中间八句是游览核心。诗人漫步山间,突然看见高耸的松树顶端露出寺庙屋檐,遇见老僧后顿觉尘世烦恼消散。"说法水月心"最妙——老僧讲经时,佛法像水中月影般空灵,香气弥漫山野。这里把抽象的禅理化作具体可感的"水月"和"香气"。
后六句达到高潮。诗人坐在落花满地的石头上,感觉飘在云端,希望能永远如此清净。"月出竟忘归"这个结尾特别动人——赏月到忘记回家,露水打湿衣服都不自知,把沉浸自然的状态写得极有感染力。
全诗像一组山水镜头:从入山、遇僧到悟道,层层递进。没有华丽辞藻,用"枯树""寒烟""落花"等寻常景物,搭配"拭""浮""沾"等精准动词,营造出空灵意境。最珍贵的是那份"忘却时间"的纯粹快乐,让人看到古人如何在大自然中找到心灵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