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横山故居十五韵和衲山上人

著作千秋迹杳茫,横山故宅半荒凉。
双峰北绕青林出,长水东流紫硖傍。
古径独埋莎草没,閒门乱发野棠香。
笛惊归犊人回首,春恼啼鹃客断肠。
画里白云全接汉,沟前红叶想经唐。
樵歌入谷传新响,枳棘成丛冠众芳。
舞袖祗馀蚕妇艳,吐茵宁睹酒徒狂。
离离旅谷栖残陇,黯黯戎葵向太阳。
未见隐鳞潜一壑,忽看羁鸟任高翔。
苍精尚吠穿花犬,牧竖时驱化石羊。
平楚四围低广漠,寒芜万里积回塘。
眼中风月凭谁主,到处烟波老是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诗人顾况故居的荒凉景象,通过自然与人文的对比,传递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开篇用"千秋迹杳茫"点明时间跨度,故居已半荒废。接着用"青林""长水"等自然景物勾勒出环境,与"古径""闲门"等人文痕迹形成对照。野草淹没小径,野棠花香飘散,暗示人迹罕至。

诗中巧妙运用声音意象:牧笛惊动归牛,春鹃啼叫令人断肠,樵歌在山谷回荡,都强化了寂寥氛围。用"白云接汉""红叶经唐"的跨越时空的想象,突出历史沧桑感。

后半部分通过残破的生活痕迹:蚕妇的舞袖、酒徒的狂态都已消失,只有野谷、葵花顽强生长。突然笔锋一转,写穿花犬吠、牧童赶羊的生动场景,在荒凉中注入一丝生气。

最后以开阔的视野作结:平原低垂,荒草连天,风月依旧却无人欣赏,烟波浩渺仿佛永恒的故乡。整体在荒凉中透出超脱,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豁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