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逢知己歌赠冯生研祥
老夫老大嗟龙钟,绿章促数笺天公。
天公怜我扶我老,酒经一𢎥搜取修罗宫。
山妻按谱自溲和,瓶盎汎溢回东风。
世人酺糟歠醨百不解,南邻酒伴谁与同。
昔年尝酒别劲止,南薰独数松圆翁。
此翁骑鲸捉月去,我久懵瞢四顾折简呼小冯。
冯生经奇货好事,癖王聱叟略似侬。
对酒开颜解欣赏,安详举杯徐俯躬。
沾唇薄吭未忍咽,吮咀风味防匆匆。
妙香纡徐染藏府,馀甘次第回喉咙。
一盏沉吟逾食顷,三杯缓酌过日中。
沈冥似殢声闻酒,频申应记禅定功。
旋触冷云灌香水,更收月魄开天容。
停杯抠衣起再拜,贺我受天百禄邀神工。
请君复坐三叹息,酒中知己今遭逢。
不惜侧囊传谱牒,重与促席论从颂。
自从兵尘暗天地,人世猿鹤并沙虫。
糟丘一成废旧筑,酒泉列郡荒新封。
上清玉册天厨酝,锡我送老仍送穷。
老夫自哂为尊蚁,吾子何妨号酒龙。
君不见,宵来云月何朣胧,箕风毕雨俱濛濛。
天驷光芒直南斗,酒星荡漾临江东。
共犁天田种秫稻,长穿井络传郫筒。
莫辞酒户小,莫放良夜终。
玻璃小钟更起数,为寿天街酒旗正闪缸花红。
天公怜我扶我老,酒经一𢎥搜取修罗宫。
山妻按谱自溲和,瓶盎汎溢回东风。
世人酺糟歠醨百不解,南邻酒伴谁与同。
昔年尝酒别劲止,南薰独数松圆翁。
此翁骑鲸捉月去,我久懵瞢四顾折简呼小冯。
冯生经奇货好事,癖王聱叟略似侬。
对酒开颜解欣赏,安详举杯徐俯躬。
沾唇薄吭未忍咽,吮咀风味防匆匆。
妙香纡徐染藏府,馀甘次第回喉咙。
一盏沉吟逾食顷,三杯缓酌过日中。
沈冥似殢声闻酒,频申应记禅定功。
旋触冷云灌香水,更收月魄开天容。
停杯抠衣起再拜,贺我受天百禄邀神工。
请君复坐三叹息,酒中知己今遭逢。
不惜侧囊传谱牒,重与促席论从颂。
自从兵尘暗天地,人世猿鹤并沙虫。
糟丘一成废旧筑,酒泉列郡荒新封。
上清玉册天厨酝,锡我送老仍送穷。
老夫自哂为尊蚁,吾子何妨号酒龙。
君不见,宵来云月何朣胧,箕风毕雨俱濛濛。
天驷光芒直南斗,酒星荡漾临江东。
共犁天田种秫稻,长穿井络传郫筒。
莫辞酒户小,莫放良夜终。
玻璃小钟更起数,为寿天街酒旗正闪缸花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好友冯研祥的一首饮酒诗,用生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老友相逢、把酒言欢的畅快之情。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老来感慨:开头写自己年老体衰("老夫老大嗟龙钟"),通过酿酒来寻求慰藉。妻子按古法酿酒("山妻按谱自溲和"),但周围懂酒的人太少,暗示知音难觅。
2. 怀念故人:提到过去懂酒的老朋友("松圆翁")已经去世,现在只能邀请小冯(冯研祥)一起喝酒。这里用"骑鲸捉月"的浪漫说法形容老友离世。
3. 知音相遇:重点描写冯生品酒的优雅姿态——慢慢品尝("沾唇薄吭未忍咽")、细细回味("吮咀风味防匆匆"),这种懂酒的人正是难得的知己。两人从中午喝到下午("三杯缓酌过日中"),喝得尽兴。
4. 乱世慰藉:提到战乱年代("自从兵尘暗天地")酿酒业衰败,如今有好酒相伴是上天的恩赐。作者自比酒中蚂蚁("尊蚁"),夸冯生是"酒龙",用幽默的比喻显示二人对酒的痴迷。
5. 畅想未来:最后以浪漫想象结尾——要一起"种秫稻"酿酒,用"郫筒"(一种酒器)传饮。最后一句描写酒旗在风中飘扬,缸中酒花闪烁,画面感十足。
全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生活化的场景写文人雅趣,比如妻子酿酒、朋友对饮
- 善用比喻,如"酒龙""尊蚁"既幽默又形象
- 把乱世中的一杯酒写得格外珍贵,体现文人苦中作乐的情怀
- 结尾的想象开阔大气,从个人饮酒上升到与天地同酿的意境
这不仅是首饮酒诗,更是乱世中知识分子通过酒文化寻求精神慰藉的生动记录,写出了中国人"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传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