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哀悼的是一位叫俞伯琛的长辈,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他品格与成就的敬重,以及对他离世的痛惜。
上联赞美逝者的才能:
1. "匡时伟略"说他胸怀治国安邦的大智慧;
2. "名核实之中"指他做事严谨务实,注重实际效果;
3. 用"棠荫思召伯"的典故,将他比作古代爱民如子的好官,说他在黄河两岸留下的德政至今惠及百姓。
下联表达知音逝去的哀伤:
1. "流水高山"用伯牙子期的典故,说他们志趣相投如同知音;
2. "三月沉疴"指其缠绵病榻三个月最终离世;
3. "桐焦遇中郎"用蔡邕识焦木制琴的典故,暗喻世间再难遇到这样有见识的知己。
全联通过:
- 将逝者比作历史上的贤臣(召伯)、知音(伯牙)、识才者(蔡邕)
- 用"棠荫""焦桐"等具体意象
- 既赞其政绩,又抒知音之情
生动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的长者形象,表达了"世间再无这般人"的深切惋惜。典故用得自然贴切,哀而不伤,展现出传统挽联含蓄典雅的美感。